聲學上幾個常用的指標
徐廷珪
一般聲學上常用分貝來當做它的音量大小,分貝是以音壓與能量來當做它的單位,其數學計算式如下:
一、 分貝單位的必要性
由於人耳可聽聞的壓力大小從 10-6Pa~10Pa 之間,亦即 0.000001Pa 到 10Pa 之間,若不以對數做數學計算處理,則溝通噪音會在數字裏有很大的迷失,所以對數處理後的噪音值介於 0~140 分貝,易於一般人的理解與溝通,其數字亦精簡許多。
二、 聲壓位準(Lp) vs 聲功率位準(Lw)
由於此二者的單位都是分貝,所以若是產品本身數據沒有說明清楚屬於 Lp 或 Lw 的話,工程師亦混淆。
三、 分頻噪音 vs 總量噪音
由於聲音是有高低頻的差別,低頻沉重有力,高頻尖銳刺耳,所以有時會把產品 ( 如風機、壓縮機 ) 的噪音特性以頻率表示出來,如此可以更清楚判定此一設備的聲音特性,是屬於高頻或低頻,最常用的頻譜分類方式為八度音頻
( Octave ) 的分類方式,聲音分成八個不同的頻率,在該頻率下有其對應的噪音值 ( 分貝 )
上表即是一個常見的分頻噪音表格,若沒有顯示音壓位準 (Lp),則上表亦可能屬聲功率 (Lw),所以聲音的許多標註細節要很細心。以上表説明該聲音特性在 63Hz 時,其聲壓位準(Lp)是 60dBL,在 125Hz 時,Lp 是 50dBL 依此類推,此為分頻噪音,而把這八個頻率(有時採用 1/3Octave 或 FFT,會有更多頻率加總)相加 ( log 相加 ) 會得到總量噪音
所以一般總量噪音會比分頻噪音大。
而耳朵對不同頻率的感受不同,使得有必要對聲音頻率做一個加權 (weighting)動作,而一般工程師常聽過的 A 加權即是做這個動作。
若有一台聲音產生器 (generator) 可以產生63Hz的頻率,音量大小為
100dBL (L表沒加權) 也可以產生 125Hz 的頻率,音量大小也為 100dBL,原則 上此二音量大小就物理上而言是一樣的,可是人們的耳朵聽起來卻覺得 125Hz 100dBL 的噪音比 63Hz 100dBL 的噪音大得多,所以耳朵中有一個機制在做聲 音的調整,耳朵覺得某些頻率的聲音很不喜歡,就覺得它特別”吵”,所以把它” 加分”,有些頻率耳朵聽得”還可以”,就把它”減分”,所以聲學工程師會有以下這個表格,我們稱為 A 加權修正:
經過加權後的聲音我們稱為 dBA,和前面一樣的是 : 如果你沒有標示清楚,人們不易知道它是聲功率 (Lw) 還是聲壓位準 (Lp) 。
若以前面的例子而言,經過 A 加權的結果如下:
所以同一個設備總量噪音以 dBA 來表示是54dBA,以dBL來表示是 62dBL,而各頻率以dBL及dBA來表示亦有很大的差別 (如在頻率125Hz時,Lp是 50dBL,也是 34dBA)。
四、 幾個重要的分頻噪音指標(NC、NR、RC)
由於分頻噪音比較容易表達出人的實際感覺,所以室內噪音一般以分頻噪音來描述該環境的音量大小。
1.NC (noise criteria)
NC 是最早用於分頻的指標,由 Bereank 所建議,早先(1988 年以前) ASHRAE 亦以此為室內安寧程度的指標,須特別注意的是 NC 表格上的分貝值是屬於 dB(或 dBL,不加權的)非 dBA。
2.NR (noise Rating)
由於NC在低頻上的率定不夠精準,有時發生NC不高,符合ASHARE 的建議標準,但低頻聲令人受不了,所以一些聲學專家修正 NC 的表格,而以 NR 的表格來率定室內噪音值標準。
3. RC (Room Criteria)
RC(Room Criteria)的計算方式與研究主要來自於 ASHRAE 的贊助,它主要的評斷方式有二大部分:
RC 的率定曲線如下圖所示:
其中各曲線的 1k 讀值,當作 RC 的率定曲線值,往低頻每 8 度音頻 之倍頻遞增 5 分貝,往高頻遞減 5 分貝。
( 1 ) 數字部份:
把 500,1k,2k,3 個主要會影響交談的頻率 ( speech interference Level SIL ) 相加 ( 線性 ) 再除以 3 可得。
( 2 ) 文字部分:主要的 4 個文字說明如下:
當量測出來的較低頻聲,(<1000Hz 以下)大於原先率定的 RC 數字曲線 5dB 以上,即稱此聲音特性為 Rumble,而在文字上標示為 R,使之成為 RC-35(R);若量測出來分頻噪音的高頻 (≧1000Hz 以上) 大於原先率 定的 RC 數字曲線 3dB 以上,即稱此聲音特性為 Hiss,標示成為 RC-35(H);若量測出來的分頻噪音在低頻 (<1000Hz) 各頻率不大於率定曲線 5dB 以上,且在高頻 (≧1000Hz) 各頻率不大於率定曲線 3dB 以上,則此類室內分頻噪音屬於”很順”,悅耳的頻率組成,以 N 來表示,結合文字即為 RC-35(N);而當分頻噪音的最低頻部分(<63Hz)進入到曲線圖中的 A(Aweful:可怕的)即表示設備有振動傳導出噪音的現象嚴重,而進入到曲線圖中的 B (Be careful:要小心) 即表示設備有振動傳導出噪音的現象輕微。若有這種現象,常會伴隨前面所提的 R (rumble)發生,而標示成 RC-35 (RV)。
綜上判別 RC 屬於最新也最能與人的聽覺感受相符合,它的步驟如下:
( 1 ) 找出 PSIL:把 500,1k,2k,3 個頻率的 dB(L)值相加除以 3,(dB500+dB1K+dB2K)/3 此是為 RC-35(?)。
(其中 35 為假設 3 個頻率 dBL 相加除 3 的值)
( 2 ) 在 500Hz 以下頻率,在率定曲線加 5,在 1KHz 以上在率定曲線加 3,劃出 2 條與 RC-35 率定曲線相平行的線。
( 3 ) 在低頻<500Hz 以下的頻率若高於率定曲線 5dB,則文字標示為 R(rumble),在高頻>1000Hz 以上的頻率若高於率定曲線 3dB,則文字標示為 H(Hiss),若低頻不屬於 R,高頻不屬於 H,即標示為 N(neutrial)。
( 4 ) 若在最低頻<63Hz 以下的分頻噪音若落在 A 與 B 範圍內,則文字加標示為 V(Vibration)。
( 5 ) RC-number(text)中,number 要愈低愈好,text 要能符合(N)
要是文字(text)屬於
由於 ASHRAE(1999)已經捨去 NC 的標準改採 RC 的標準多年,它有許多好處
( 高頻、低頻的顯示,有振動與否的標註 ) 讓工程人員更容易找出問題的核心,並藉以處理設備的噪音問題 ( 高頻表高風速或 damper、grill、exit 再生噪音、低頻噪音表示機器運轉噪音問題與是否振動的問題 ) 所以設計單位與工程公司亦需慢慢適應這個聲音指標 RC(Room Criteria)。
台北辦事處
10354台北市中山區民生西路78號5F-2
Tel: 02-25522026
台中總公司
40755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767號12F-4
Tel: 04-23584334
E-mail: service@noise.com.tw